主要公开日志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所有楞伽经导读公开日志的联合展示。您可以通过选择日志类型、输入用户名(区分大小写)或相关页面(区分大小写)筛选日志条目。
- 2022年4月12日 (二) 13:58 1-91贾清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3群2022-04-1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4-12楞伽经导读3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1.【问题】:请问境界风动,识海起浪。凡夫的境界根本没有,那么哪来的境界风呢?如无境风,识浪又是如何升起的呢?== 【回答】: 1、“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 这里把藏识比喻成大海,把境界比喻成风,把转识比喻成浪,就是用境界的风,吹藏识的…”)
- 2022年4月12日 (二) 08:15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2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 【提问】经过修行转染成净杂染种子没有了,那前六识不再现行,就是我们凡夫境界的这种误以为这种看的见摸的着错觉没有了吗? == 回答: 凡夫境界看见、摸着是妄法,圣者是“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对于妄法,圣者是正觉,不是错觉。“谓诸圣者,…”)
- 2022年4月11日 (一) 14:55 (用户名已移除)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群2022-04-1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4-11楞伽经导读1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提问1】转识成智,识是圣者能见就一定是有,但提到转识成智,既然能转就是无自性,它还能算是有吗?叶老师中观好像提了一下没听太懂。 == 回答:用叶老师的话说:强行规定的。圣者证悟的本来是没有办法说的,用言说一说,就变成又能变、还要有自性这种模…”) 标签:可视化编辑:已切换
- 2022年4月10日 (日) 13:07 2-152尚鹃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6群2022-04-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9楞伽经导读16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1.【提问】凡夫境界是有个如幻如梦的并不真实、像梦一样的存在?还是凡夫境界(像梦也是方便说)根本不存在? 回答: 后者。前者也可以理解为解构的前行法,但最终还是要领受无生,就是从来、压根儿没产生过! 权便中观的四重二谛就是把凡夫从实有见通过“…”)
- 2022年4月10日 (日) 08:08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四果阿罗汉已破法无执了吗? == 回答: 没有,阿罗汉只是证得了人无我。阿罗汉依人无我智定慧等持入灭尽定,灭尽定只是暂时压制住了前七识不现行,但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还在,八万大劫出定后还会重入轮回。 == 2.【提问】阿罗汉是在无色界非想非非…”)
- 2022年4月8日 (五) 08:26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果说我们感知不到影又感知不到毛,那修行怎么修? == 回答:所以只能是以楔出楔,以善分别对治分别的根。以毛为对境,如理思维、观察。不要一下子试图直接观“影”甚至直接体味真如,毛都没破除呢,跨越不到那里,找到了也是假的。通过教理的学…”)
- 2022年4月7日 (四) 08:59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真实和真实性有啥不一样?== 回答:心就是真实,心分两种状态和一种特性,心的状态分识和智,识就有而不真,状态可变,真如是心的寂静特性,不可变。 == 2.【提问】转相业相都属于种子现行,其中转相属于显现的影,业相是虚妄分别误以为世界是客观真…”)
- 2022年4月6日 (三) 07:57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世间凡夫具体怎么修行的,看佛经、念佛、供佛算修行吗? == 回答:读经、持药师咒、听课、做笔记,让法义在心中流淌思考、做如梦观、入唯识理都算修行。资粮位加行位修行就是观察自心所现故,以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以见道为果。 == 2.【提问…”)
- 2022年4月4日 (一) 13:45 (用户名已移除)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3群2022-04-04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4楞伽经导读13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 【提问】世俗谛菩提心成就的是功德身,圣义谛菩提心成就的是智慧身。智慧身就是自性身,功德身就是法身。所以成佛就是悲智双运,悲智不二,就是世俗谛菩提心和圣义谛菩提心的不二,就是菩提心的大圆满。这样回答对吗? == 回答:世俗谛菩提心是修功德,…”)
- 2022年4月4日 (一) 05:39 1-86刘丽华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8群2022-04-02 (创建页面,内容为“ '''<big>2022-04-02楞伽经导读18群问答概要汇总</big>'''(模版和举例)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1. 【提问】师兄们好,于老师在楞伽经引言1中,有提到“学习《楞伽经》之后,就可以理解极乐净土为何如此殊胜?理解阿弥陀佛的名字为什么重要,而且是极其重要。所以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也应该学习《楞伽经》。”,现在课程暂停,不知道…”)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5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31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31'''=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4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30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30'''=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4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9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9'''=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3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8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8'''=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3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7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7'''=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3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6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6'''=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2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5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5'''=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2:00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4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4'''=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1:59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3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3'''=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1:59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2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2'''=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1:58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1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1'''=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3日 (日) 11:57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尹师语音2022-03-20 (创建页面,内容为“ __NOTOC__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20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8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7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6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0'''= {{:QA:楞伽答疑-15群…”)
- 2022年4月1日 (五) 06:38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实证境界不是凡夫可思维的,真如表示佛的真实境界所以不能用阿赖耶识表示对吗?但实际上不管佛境界还是凡夫境界都是心citta,可以这么理解吗? == 回答: 1.用三自性来理解,这个问题就会相对清晰些。真如是圆成实自性,是无为法,也就是第二重无生,本来…”)
- 2022年3月31日 (四) 02:03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转所依是转什么? == 回答: “转所依”,它的梵文是parāvṛttāśraya; 就是转杂染种子,转染成净。什么是所依?就是现行的所依,就是虚妄分别所熏习下的杂染种子;转所依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nimitta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近似地转识成智,以…”)
- 2022年3月31日 (四) 00:48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1日 (四) 00:46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圣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 2022年3月31日 (四) 00:42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0日 (三) 07:21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 2022年3月30日 (三) 07:19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胜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 2022年3月29日 (二) 14:06 Admin 留言 贡献更改了1-73樱花的用户组:授予了VF;维持JC、LF、LK、QA和writer不变
- 2022年3月29日 (二) 05:46 Admin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楞伽经导读113/课后自测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导读》测试题113= =='''一、填空题'''== == '''二、在线测试题''' == === '''选择题 '''=== <hr class="">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quiz display=simple >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偈颂“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
- 2022年3月28日 (一) 05:10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LK:楞伽经初级小鹅版113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初级题库 113——2-47-02 圆成若是有 此则离有无 <pre> 第113讲《楞伽经》导读 1.[多选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偈颂“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若能领受遍计所执自性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依他起自性。 B、“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如果能够领…”)
- 2022年3月28日 (一) 03:46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JC:楞伽经初级题库113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初级题库113——2-47-02 圆成若是有 此则离有无 <pre> 第113讲《楞伽经》导读 1.[多选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偈颂“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若能领受遍计所执自性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依他起自性。 +B、“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如果能够领…”)
- 2022年3月27日 (日) 11:15 Admin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楞伽经导读113/内容提要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导读》113 2-47-02 圆成若是有 此则离有无 ==内容提要== 【偈颂】: ===1、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 1.1、若能领受遍计所执自性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依他起自性。 【阐述】:如果能够领受凡夫心外事物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凡夫心外事物不存在,却误以为心外事物存在的错觉。 1.2、以没有遍计所执自性的存在…”)
- 2022年3月27日 (日) 02:33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瑜伽? == 回答: 瑜伽,梵文yoga,瑜伽是音译,意译是相应。在印度,瑜伽泛指一切的修行,有神论的宗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与自己所信奉的神相应,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与真如相应,所以佛教的修行也叫瑜伽。瑜伽师就是修行的人。 == 2.【提问】什…”)
- 2022年3月27日 (日) 02:32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圆成实性是本有、是佛的境界,虚幻分别有是虚幻分别性有、有而不真要转,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境界、本没有不存在。这样理解对吗? == 回答: 用三性理解:1、遍计所执性是凡夫误以为存在实际上不存在,本无,是假的、凡夫以为的有为法。2、依他起性…”)
- 2022年3月25日 (五) 06:35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5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虚幻分别性与虚幻分别境有什么区别? == 回答: 虚妄分别性就是虚妄分别本身、形式;虚妄分别境就是虚妄分别的内容。这两个概念出自《辩中边论》:辩中边论有一品叫辩摄相品就说虚妄分别可以摄三性:“但有如是虛妄分別,即能具攝三種自性”,“論…”)
- 2022年3月24日 (四) 14:53 随心见性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5群2022-03-24 (创建页面,内容为“ '''<nowiki>'''</nowiki><nowiki><big>2022-3-24楞伽经导读15群问答概要汇总</big></nowiki><nowiki>'''</nowiki>()''' = = <nowiki>'''</nowiki>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nowiki>'''</nowiki> = = '''1.【提问】“明心见性”是不是就是于老师讲眼翳执毛模型里的“能看见的物和被看见的影是不分离的意思呢?就是要破增益为根本呢?''' '''回答''':明心见性是一个见道的状态。证悟了…”) 标签:可视化编辑
- 2022年3月24日 (四) 06:04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4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4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为什么阿赖耶识会被境所敷,是因为境界会熏种子吗? == 回答: 在abhasa上,有两种情况,觉悟是智,迷惑是识,不知自心现而执取外境就是识的现行功能,以为有外境这件事叫迷惑。 == 2.【提问】阿赖耶识有二种生灭能转识成智,那么阿赖耶识有自性吗? ==…”)
- 2022年3月24日 (四) 02:11 李翼-辅导组J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0群2022-03-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年-3月-23日楞伽经导读10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1.【提问】学员A:师兄们好,哪位师兄能够讲一讲两种思维,五种观察吗?== 义工A【回答】两种思维是什么呢?第一种思维,就是先要观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凡夫修行佛法的下手处就是观察。 观察什么呢?事物的存在,是要有自性才能存在的。有自性就是存…”)
- 2022年3月23日 (三) 10:16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无业无报这个法义怎么理解? == 回答:无业无报就是世俗因果,眼翳执毛模型中误以为有毛和毛的业与报,以圣者正见看是无业无报。梦中法的业与报就是无业无报。 无业无报、【梵文】karmakriyārahito【解释】没有业,没有报。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
- 2022年3月22日 (二) 08:44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2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密法? == 回答: 密法涉及了甚深境界:离言、不可思议;也就是圣者境界。 == 2.【提问】二时是空,三时是转 ,转的目的也是为了空吗? == 回答:从凡夫到成佛的五位三阶段,空掉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阶段的目标。转识成智是登地以上到八地的目…”)
- 2022年3月21日 (一) 14:13 2-6jiangyb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群2022-03-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3-21楞伽经导读1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提问1】如何理解三自性与无自性性? == 回答:无自性性就是空性,是凡夫境界的基本特征,也就是遍计所执自性的基本特征,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都是圣者境界。 学员:依他起自性的杂染部分也是吗? 回答:阿赖耶识当然是了。桌子和人都是阿赖耶识产生的…”) 标签:可视化编辑:已切换
- 2022年3月21日 (一) 13:41 Admin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楞伽经导读112/课后自测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导读》测试题112= =='''一、填空题'''== == '''二、在线测试题''' == === '''选择题 '''=== <hr class="">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quiz display=simple >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心为境所缚,觉想智随转”…”)
- 2022年3月21日 (一) 13:37 Admin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楞伽经导读112/内容提要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导读112''' 2-47-01世俗第一义第三无因生 ==内容提要== 第二品第47段 【偈颂】: ===1、尔时世尊重说颂言:心为境所缚,觉想智随转,无相最胜处,平等智慧生。=== 1.1、“心为境所缚”的“心”,梵文是citta,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 1.2、“境”梵文是viṣaya,是外境,是凡夫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 1.3、“觉想智随转”的“智”,梵…”)
- 2022年3月21日 (一) 07:58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哪个缘生起了虚妄分别的错觉? == 回答: 三套缘起要判教,十二缘起和缘生缘起是缘起的方便说,实际上是无缘无起,是假缘起;藏识缘起是真缘起,也叫甚深缘起,但缘起的也只是错觉,是缘起的究竟说。 == 2.【提问】经文“心能积集业,意能广积集,了…”)
- 2022年3月21日 (一) 00:37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LK:楞伽经初级小鹅版112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初级题库 112——2-47-01世俗第一义第三无因生 <pre> 1.[多选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心为境所缚,觉想智随转”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此处的“心”,梵文是citta,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 B、此处的“境”,梵文是viṣaya,是外境,是凡夫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 C、此处的“智”,梵文是jñāna,是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这里的“圣…”)
- 2022年3月20日 (日) 22:43 真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JC:楞伽经初级题库112 (创建页面,内容为“楞伽经初级题库112——2-47-01世俗第一义第三无因生 <pre> 第112讲《楞伽经》导读 1.[多选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心为境所缚,觉想智随转”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此处的“心”,梵文是citta,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 +B、此处的“境”,梵文是viṣaya,是外境,是凡夫误以为心外存在的事物。 -C、此处的“智”,梵文是jñāna,是圣者能…”)
- 2022年3月20日 (日) 08:25 茶徒2131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唯了别和唯识无境有什么区别? == 回答:两者侧重点不同,唯识无境侧重解构外境;唯了别识侧重讲唯有虚妄分别,唯了别是唯识无境的进阶。对于彻底解构了凡夫境界的众生,有时会这样表达,凡夫境界就是虚妄分别,唯虚妄分别;经中也讲:身、资财及…”)
- 2022年3月19日 (六) 12:46 1-91贾清 留言 贡献创建了页面QA:楞伽答疑-3群2022-03-1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3-19楞伽经导读3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1. 【提问:】在实际操作中。似像 是不是就是念头。种子的生灭 是不是就是念头的生灭?什么是似毛的影?== 回答:什么是似毛的影? 似毛的影是眼翳执毛模型的一个比喻。翳病就是眼睛生病了,看到屋子里好像有“毛”在飘着,也叫“飞毛症”。其实没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