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楞伽经导读
免责声明
楞伽经导读
搜索
楞伽经导读081/课后自测
语言
监视
查看源代码
Admin
(
留言
|
贡献
)
2021年8月13日 (五) 02:33的版本
(建立内容为“=《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81= =='''一、填空题'''== == '''二、在线测试题''' == === '''选择题 '''=== <hr class=""> '''单选题(O字选项…”的新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
差异
) |
下一版本→
(
差异
)
目录
1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81
1.1
一、填空题
1.2
二、在线测试题
1.2.1
选择题
1.2.2
判断题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81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自心所现身、财,建立阿赖耶识不思议境”,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哪些理解正确?
A、这句经文表达的是如来乘种姓所证境界之前的凡夫境界。
B、这句经文表达的是如来乘种姓所证圣者境界。
C、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身体、资财和住处等凡夫心外一切事物,都不过是圣者才能见的藏识的自心所显现。
D、此重境界姑且可起名字,叫“藏识自心所现法”。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选项中对“如来乘种姓所证四重境界”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第一,自性无自性法,这是资粮位和加行位的法。
B、第二,藏识自心所现法,这是见道登初地到七地的法。
C、第三,内身自证圣智法,这是登八地的法。
D、第四,外诸佛刹广大法,这是成佛的法。
3
依照经文“大慧,为初治地人而说种性,欲令其入无影像地,作此建立。”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为什么为刚进入修行的人说“种性”这件事?
A、佛陀说大乘法,说法对象主要是不定种性者,就是为了让不定种姓者能够入无似相地而入大乘初地。
B、让不定种性者,不要入声闻和缘觉二乘,而要入如来乘而修行。
C、目的就是以此令不定种性者能入无似相地,就是能入大乘第八地。
D、让不定种性,修习声闻乘法、缘觉乘法、如来乘法这三种法。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哪些是“不定种性”的表现?
A、不管是向他宣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还是如来乘法,他都会生起喜乐而随顺修习。
B、听闻十二缘起就喜悦地流泪,汗毛竖起的众生。
C、听闻宣说身体、资财和住处等心外一切事物,都是阿赖耶识自心所显现的不思议境界,而且能够不惊恐、不怖畏、不畏惧的众生。
D、修习了声闻乘法,入声闻三昧乐中,听到大乘佛法可以自觉藏识,净除习气烦恼,见法无我,回小向大的众生。
5
依照经文“预流一来果,不还阿罗汉,是等诸圣人,其心悉迷惑”,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是声闻乘的四果,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果。
B、声闻四果的“心”都是迷惑的。
C、声闻乘证“法无我”,相比外道而言可以称为圣者。
D、声闻乘被称为圣者,说明声闻阿罗汉是真解脱。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三乘”、“一乘”和“非乘”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三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和人天乘。
B、一乘就是只讲唯有如来乘。
C、非乘,就是没有什么乘可言。
D、佛陀讲过三乘、一乘和无有乘,这都是为愚夫和少智希求寂灭者而说。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二取,住于无境界,何建立三乘?”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第一义的法门,远离误以为有的能取和所取。
B、当住于“无似相”,登大乘第八地时,就没有乘可言。
C、实叉难陀译的“无境界”,梵文是nirābhāsa,是“无似相”。
D、讲三乘是度众生的方便,讲一乘才是究竟说。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一阐提”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一阐提”,梵文是icchantika,这是个音译词,它的动词词根是√iṣ,意思是欲求、希求。由此衍生出的名词icchantika,就是欲求者,就是正在有着强烈欲望的众生。
B、佛陀说有两种情形,第一,舍一切善根;第二,为无始众生起愿。这两者都是不入涅槃的无种性相,都可名为“一阐提”。
C、一阐提就是向他不管是宣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还是如来乘法,他都会生起喜乐而随顺修习。
D、佛陀说大乘法,说法对象主要就是一阐提。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一阐提对解脱生不起意乐,一阐提不想涅槃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A、佛陀说,有两种原因造成了一阐提不想涅槃:第一,舍一切善根;第二,为无始众生起愿。
B、有一些人他舍离一切善根,造成舍离一切善根的原因就是背弃大乘经典,诽谤说大乘经典不随顺佛说的经和律的解脱法义,以此就断除了一切善根,故而不能入涅槃。
C、另外有一些大菩萨往昔为度众生的方便而发起誓愿:一切众生不入涅槃,我就不入涅槃。因此,他就入不了涅槃,也把他算作 “住一阐提”。
D、对于是为众生发大誓愿的菩萨一阐提,终究不入涅槃。因为菩萨知晓一切法本来涅槃,而断除一切善根的一阐提,由于如来的加持,或于某时某处也能生起善根,因为如来不舍弃一切众生。正是这样的原因,“菩萨一阐提”不入涅槃。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依照经文“大慧,不定种性者,谓闻说彼三种法时,随生信解而顺修学”,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不定种姓就是指依次学习佛陀的教法的众生,声闻乘法是修行大乘的基础,学好了声闻乘才能再学大乘法。
正确
错误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说,当登大乘第八地时,回头看禅、四无量心、无色定、无想定等等,这一切根本不存在,只是唯心。
正确
错误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断除一切善根的一阐提,终究不入涅槃。
正确
错误
4
认为大乘非佛说,并且还向无数众生宣说大乘经典不是佛陀所说,这样的人他不仅自己舍了善根,还令无数众生也断了善根。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