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 08:072022年5月26日 (四) 08:07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26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7:012022年5月26日 (四) 07:01 差异 历史 +7,515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2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2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在我们的意识里,所见所闻都是毛,然毛根本不存在,所以我们见到的就只是种子现行的影对吗?如果我们见不到毛,也见不到影,那就没办法修行了。 == 回答: 凡夫如壁上画,无知无觉。见不到阿赖耶识这个错误机制,自然也见不着现行,见不到种子。是…”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 08:182022年5月23日 (一) 08:18 差异 历史 +3,316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2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净心现流”和“自心现流”? == 回答: “净心现流”的“流”,梵文是dhārā。这个词在第二品第9段经文中出现过,在那里实叉难陀译为“流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下大雨时的雨流,这是比喻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的生灭。 “自心现流”,梵文是svac…” 当前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 06:052022年5月21日 (六) 06:05 差异 历史 +4,378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凡夫眼前的世界是否就是“譬如藏识顿现于身及资生,国土一切境境,”所指的顿现?也是阿赖耶识现行吗? == 回答: 我、有情、了、境皆是虚妄分别的内容。了就是认识活动,沉浸式地如梦观,虚妄分别是梦本身,我、有情、了、境是梦的内容,导演是圣…” 当前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 08:262022年5月20日 (五) 08:26 差异 历史 +7,505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2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2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彼岂不以妄见起相,比度观待妄计无耶?”这句经文中的“不以妄见起相”是什么意思? == 回答: “不以妄见起相”,梵文是vikalpasyāpravṛttilakṣaṇaṃ dṛṣṭvā,直译就是“见分别不生起相”。 什么是分别不生…” 当前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 00:502022年5月17日 (二) 00:50 差异 历史 +2,102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1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佛发心度无量无边众生 ,入百世界度化众生,可众生怎么还这么多?== 回答:众生这么多”前提还是众生都实有吧,众生无边有边皆是落凡夫二边见,若众生无实,云何有边?二时凡夫角度,众生非众生名众生;三时圣者角度,众生虚妄分别异名耳,所谓众生甚…” 当前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 09:162022年5月13日 (五) 09:16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3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8:342022年5月13日 (五) 08:34 差异 历史 +6,842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1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藏识的转起,如大海波浪,为什么不能觉知? == 回答:因为凡夫缺少智慧,佛陀说了藏识如海、转识如浪的比喻,但凡夫依然不能觉知。藏识的转起如大海波浪,这只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这个藏识现形的特点就只是显现出了一个好像…”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 08:022022年5月11日 (三) 08:02 差异 历史 +7,234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1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经文“意能广积集”这个第七识不仅是执取和推动分别,还有采集的作用? == 回答:第七识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动造业,即推动前六识的分别;二是恒常执取有我的分别,也叫无间灭识、恒行、恒常思量。外道为什么要执着有我?因为他们不知道阿赖耶识,…” 当前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 07:402022年5月10日 (二) 07:40 差异 历史 +4,037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杂染依他起自性有生灭的,那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阿赖耶识哪里来的或者第一颗种子是如何熏习下的,这些疑问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我们凡夫的感知世界了,生灭变化的感知很强烈,所以就会产生最初因等问题。 但首先我们要清…” 当前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 02:272022年5月8日 (日) 02:27 差异 历史 +7,013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既然只有见道登地以上的圣者,才能了知阿赖耶识,藏识是圣者才能见,那么圣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 回答: 圣者具有智和慧,就是前面讲过的“七种第一义”中的智境界和慧境界的智和慧,能够了知见道之后的初地、二地、三地、四地等等,每个次第…” 当前
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 08:582022年5月7日 (六) 08:58 差异 历史 +3,818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佛为什么说度众生而不是度桌子椅子,有什么不同吗? == 回答: 凡夫境界的事物分两类,一种是有情,一种是无情,有情是指具有情识的众生,如人、动物等。无情是指没有情识的物品,如山河大地、桌椅板橙、木偶人等。这两者在空性上或者说在虚妄分别上…” 当前
- 00:592022年5月7日 (六) 00:59 差异 历史 +9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6 无编辑摘要 当前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 07:112022年5月6日 (五) 07:11 差异 历史 +11,576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潜意识与藏识的习气有什么区别? == 回答: 潜意识是梦中潜在的、隐性的意识,是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未被觉察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跟藏识的习气有什么区别?认识藏识…”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 08:132022年5月5日 (四) 08:13 差异 历史 −1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5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7:592022年5月5日 (四) 07:59 差异 历史 +5,375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5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分别事识以分别境界及无始戏论习气为因,两个因有什么区别?== 回答: 就是种子的两种生住灭,只有一隐一现,没有真实显现。 == 2.【提问】 识真相不灭,但业相灭,若真相灭者,藏时应灭,这里的真相指的是种子还是藏识本身? == 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 08:392022年5月3日 (二) 08:39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3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当前
- 07:472022年5月3日 (二) 07:47 差异 历史 +3,845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5-0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5-0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依法不依人在凡夫境界怎么理解? == 回答:学会四依止中有一条依止叫依法不依人,什么叫依法依人呢?依法不依人,依的是法性,诸法的真实性。二时:空性。三时:心的寂静特性。 云何依法不依于人?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
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 10:562022年4月30日 (六) 10:56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30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8:152022年4月30日 (六) 08:15 差异 历史 +2,395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3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彼诸外道说相续识从作者生,这里的相续识指的是外道认为的六道轮回的主体吗? == 回答: 外道的认识模式一定是根境我的认识模式,这里的相续识是指轮回中相似相续的认识活动;作者就是产生这个识的第一因,指胜信、丈夫、自在、时及微尘,是佛陀批…”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 07:002022年4月29日 (五) 07:00 差异 历史 +9,343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是思惟,恒住不舍,猛然证悟有寂无别”是什么境界?有经典佐证吗? == 回答:恒住不舍的思维就是加行位定中的思维,而证悟有寂无别就是见道位的境界。“有寂无别”,就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与涅槃无二无别。这个涅槃是阿罗汉认为的…” 当前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 06:142022年4月28日 (四) 06:14 差异 历史 +2,50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佛说无生是实相本来无生还是只是为了破斥外道见? == 回答: 首先我们要理解佛陀说法的对象及目的,两重无生是佛陀说法的最终意趣所在。佛陀引用外道的观点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无生法义,这也体现出佛陀说法的方便善巧。从说通的角度看,佛陀说无生…” 当前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 08:202022年4月27日 (三) 08:20 差异 历史 +4,003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凡夫能修成佛么? == 回答: 如果按比较传统的答法,凡夫能修成佛(凡夫无自性,通过修行破除了增益的二我,亲证了实相就好了——含第一重无生义)。也不能修成佛(佛性是本具的,不是修出来的——强调第二重无生义)。 == 2.【提问】佛陀教导我们凡…” 当前
- 08:192022年4月27日 (三) 08:19 差异 历史 −87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6 无编辑摘要 当前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 08:382022年4月26日 (二) 08:38 差异 历史 +3,301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幻如焰,如梦所见,是说凡夫心外的事物就不存在是幻是梦,还是说一切法速灭不实如梦? == 回答: 佛说如幻也分方便与究竟两个层次1.方便说,“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是方便对治法,是对于那些刚强难度坚决执心外为真实存在的众生,佛陀…”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 08:132022年4月24日 (日) 08:13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4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7:462022年4月24日 (日) 07:46 差异 历史 +3,107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4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4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识三缘合生”是谁的观点?指怎样的观点? == 回答: “识三缘合生”是外道修行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我、根、境这三个缘相合就产生了识的作用,就是有一个能看的“我”这个精神主体,又有健康的眼睛这个感觉器官,还有一个眼睛之外能够被眼睛看到…”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 06:572022年4月23日 (六) 06:57 差异 历史 +4,24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我们是凡夫,我们通过修行会成为圣者的是吗? == 回答: 通过修行,我们会知道没我们,也没有凡夫和圣者,唯有心识,修行就是心识的觉醒,修行的枢纽就是转染成净,凡夫就是虚妄分别,圣者就是正智,心的圆满就是染识转成正智,以正智显示真如这件…” 当前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 08:292022年4月22日 (五) 08:29 差异 历史 +7,107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请解释“了境如幻,自心所现”这八个字? == 回答: 《楞伽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经文,其中有八个字:“了境如幻,自心所现”,是整部《楞伽经》实叉难陀译本中的点睛之笔。“了境如幻”,意思就是要通过观察,了知凡夫以为的凡夫心外的事物,如同…” 当前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 08:422022年4月21日 (四) 08:42 差异 历史 +4,814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七种第一义对治七种自性吗? == 回答:可以对治,但不一一对治,七种自性属于佛陀三时教法中三自性的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以为的七种存在方式,知道凡夫境界本来无生就可以对治了。 == 2.【提问】我们凡夫如何相信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 回答:读大…” 当前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 08:202022年4月20日 (三) 08:20 差异 历史 +5,022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2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2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八识转四智是什么意思? == 回答: 八识转四智,就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是真報身受用法樂。 一、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 当前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 08:292022年4月19日 (二) 08:29 差异 历史 +3,057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为什么佛都是从极乐世界中来,不是说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好梦境吗 ? == 回答: 此说其实也是方便说法,说从药师佛或者其他佛处来都可以的,因为究竟上法身佛超言说一异、自共相等的分别。说从极乐来是因为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末法众生的缘分深且容易相应…” 当前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 09:132022年4月15日 (五) 09:13 差异 历史 +83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5 →8.【提问】什么是佛教的不著相? 当前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 08:292022年4月15日 (五) 08:29 差异 历史 +5,061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5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 不执影为毛新杂染种子就不生起了,老杂染种子还相续的生灭应怎样消除? == 回答:所依与所缘的简单表达:所缘就是虚妄分别。所依就是杂染种子。修行就是所缘灭与所依灭,就是不再熏习新的种子(所缘灭)+ 处理旧杂染种子(所依灭)。凡夫位菩萨是…”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 08:182022年4月13日 (三) 08:18 差异 历史 +3,463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3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3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楞伽经》中说的修行是什么? == 回答: 修行就是灭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这就是转染成净。一旦转染成净了,也就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没有了,那么表现为杂染种子现行时的分别的功能的前六识,也就不会生起了。 == 2.【提问】二时教法与三时教法…” 当前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 08:152022年4月12日 (二) 08:15 差异 历史 +6,088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2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2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 【提问】经过修行转染成净杂染种子没有了,那前六识不再现行,就是我们凡夫境界的这种误以为这种看的见摸的着错觉没有了吗? == 回答: 凡夫境界看见、摸着是妄法,圣者是“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对于妄法,圣者是正觉,不是错觉。“谓诸圣者,…” 当前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 08:082022年4月10日 (日) 08:08 差异 历史 +10,138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1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1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四果阿罗汉已破法无执了吗? == 回答: 没有,阿罗汉只是证得了人无我。阿罗汉依人无我智定慧等持入灭尽定,灭尽定只是暂时压制住了前七识不现行,但是阿赖耶识中杂染种子还在,八万大劫出定后还会重入轮回。 == 2.【提问】阿罗汉是在无色界非想非非…” 当前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 08:262022年4月8日 (五) 08:26 差异 历史 +6,96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如果说我们感知不到影又感知不到毛,那修行怎么修? == 回答:所以只能是以楔出楔,以善分别对治分别的根。以毛为对境,如理思维、观察。不要一下子试图直接观“影”甚至直接体味真如,毛都没破除呢,跨越不到那里,找到了也是假的。通过教理的学…” 当前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 08:592022年4月7日 (四) 08:59 差异 历史 +2,750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真实和真实性有啥不一样?== 回答:心就是真实,心分两种状态和一种特性,心的状态分识和智,识就有而不真,状态可变,真如是心的寂静特性,不可变。 == 2.【提问】转相业相都属于种子现行,其中转相属于显现的影,业相是虚妄分别误以为世界是客观真…” 当前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 07:572022年4月6日 (三) 07:57 差异 历史 +5,050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6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6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世间凡夫具体怎么修行的,看佛经、念佛、供佛算修行吗? == 回答:读经、持药师咒、听课、做笔记,让法义在心中流淌思考、做如梦观、入唯识理都算修行。资粮位加行位修行就是观察自心所现故,以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以见道为果。 == 2.【提问…” 当前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 06:382022年4月1日 (五) 06:38 差异 历史 +6,323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4-0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4-0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实证境界不是凡夫可思维的,真如表示佛的真实境界所以不能用阿赖耶识表示对吗?但实际上不管佛境界还是凡夫境界都是心citta,可以这么理解吗? == 回答: 1.用三自性来理解,这个问题就会相对清晰些。真如是圆成实自性,是无为法,也就是第二重无生,本来…” 当前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 02:032022年3月31日 (四) 02:03 差异 历史 +6,227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1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1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转所依是转什么? == 回答: “转所依”,它的梵文是parāvṛttāśraya; 就是转杂染种子,转染成净。什么是所依?就是现行的所依,就是虚妄分别所熏习下的杂染种子;转所依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nimitta外相为境,以了境心现为行,近似地转识成智,以…” 当前
- 00:502022年3月31日 (四) 00:50 差异 历史 0 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30 无编辑摘要 当前
- 00:492022年3月31日 (四) 00:49 差异 历史 −2,479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清空全部内容 当前 标签:清空
- 00:482022年3月31日 (四) 00:48 差异 历史 +2,47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当前
- 00:462022年3月31日 (四) 00:46 差异 历史 +8,951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30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圣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当前
- 00:422022年3月31日 (四) 00:42 差异 历史 +2,47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8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 07:212022年3月30日 (三) 07:21 差异 历史 +2,479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29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8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精神活动也可以是我们现在梦中心识的精神活动,说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依据在哪里? == 回答: 楞伽经属于三时教法,立足圣者境界,这里讲的心要么是凡夫心(阿赖耶识)要么是圣者心(正智)。不是二时讲的我们凡夫当下的心识。 == 2.【提问】依他起自…” 当前
- 07:192022年3月30日 (三) 07:19 差异 历史 +8,951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1-12-30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9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胜者能见的凡夫心是阿赖耶识,圣者能见的圣者心能否理解为真如如来藏心? == 回答: 圣者心是心的一种状态,不是真如,但也没离开真如;心就分两种状态,凡夫心(识):处于分别状态下的心;圣者心(智):处于无分别、乃至无似相状态的心。一种特…”
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 02:332022年3月27日 (日) 02:33 差异 历史 +2,392 新 QA:楞伽答疑-19群2022-03-27 创建页面,内容为“'''<big>2022-03-27楞伽经导读19群问答概要汇总</big>''' = '''一、楞伽经课程法义类''' = == 1.【提问】什么是瑜伽? == 回答: 瑜伽,梵文yoga,瑜伽是音译,意译是相应。在印度,瑜伽泛指一切的修行,有神论的宗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与自己所信奉的神相应,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与真如相应,所以佛教的修行也叫瑜伽。瑜伽师就是修行的人。 == 2.【提问】什…”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