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62/课后自测: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建立内容为“=《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62= =='''一、填空题'''== == '''二、在线测试题''' == === '''选择题 '''=== <hr class=""> '''单选题(O字选项…”的新页面
 
Admin留言 | 贡献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0行: 第10行:


<quiz display=simple >
<quiz display=simple >
{依照经文“大慧,譬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焦种不能生牙,此亦如是”。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依照经文“大慧,譬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焦种不能生芽,此亦如是”。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的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type="[]" coef="2"}
|type="[]" coef="2"}
+A、这是佛陀做了两个比喻。
+A、这是佛陀做了两个比喻。
第114行: 第114行:
||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不是藏识也灭了,而是藏识转了,转识成智了。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藏识不灭,藏识转为正智,正智去攀缘真如了,这就是藏识转为正智,正智攀缘真如。
||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不是藏识也灭了,而是藏识转了,转识成智了。藏识里的杂染种子灭了,藏识不灭,藏识转为正智,正智去攀缘真如了,这就是藏识转为正智,正智攀缘真如。


{依照经文,若不能“了境如幻,自心所现”,则会导致“先有后无”的“破坏断灭论”的后果,这是佛陀坚决反对的观点。
{依照经文,若不能“了境如幻,自心所现”,则会导致“先有后无”的“破坏断灭论”的后果。
|type="()" coef="1"}
|type="()" coef="1"}
+正确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