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51/内容提要
《楞伽经》导读051
2-02-07云何得世通?
内容提要
一、“僧伽有几种?云何成破僧?云何为众生,广说医方论?”
“僧伽”,梵文是saṃgha,这是个音译词。僧伽简称“僧”,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僧。僧在佛教里是指四位以上出家人组成的团体。注意,僧是团体,不是个人。比如皈依三宝中的皈依僧宝,不是指皈依某一位出家人,而是指皈依众多出家人组成的这个团体,为了强调是团体不是个人,有时也称为僧团。僧有几种?怎样就是破坏僧团?什么是为利益众生的医学理论?
二、“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大牟尼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迦叶”,梵文是kāśyapa,迦叶是音译,这是一位佛的名字——迦叶佛。“拘留孙”,梵文是krakuchanda,也是一位佛的名字——拘留孙佛。“拘那含”,梵文是konāka,也是一位佛的名字——拘那含佛。佛陀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在他之前有很多很多的佛的示现,就是在释迦牟尼之前,还有很多像他一样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出家、悟道、说法、涅槃的佛。这众多的佛按顺序排列,在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三位,就是拘留孙佛、拘那含佛和迦叶佛,这都被称为过去佛。那这句偈颂的意思就是:佛陀呀,您为什么对菩萨们说,迦叶佛、拘留孙佛和拘那含佛其实就是我?
三、“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恒说实,一切唯是心?”
为什么说常与断?为什么说无我?您为什么不是在一切的场合,每时每刻都宣讲唯心这个法义呢?大家知道佛陀只是在三时教法中,才宣讲了立足于圣者境界回看凡夫境界,其实只是虚妄分别,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所谓凡夫境界,不过就是圣者能见的凡夫心的显现,重要的是,不是显现出了心外事物,只是显现出了心外没有事物,却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唯识无境。这就是佛陀的唯心的法义,这是究竟了义的佛法。佛陀在初时教法和二时教法中,没有讲这个了义法。所以佛陀不是总讲了义法,佛陀要观众生的根机,佛陀也经常宣讲不了义法。
四、“云何男女林,诃梨菴摩罗,鸡罗娑轮围,及以金刚山?”
男女林是什么?相传是一种很特殊的树林,这种树所结的果实,形状上看非常像男人和女人,果实成熟的时候色彩艳丽,但落地之后状如男女尸体,而且很快腐败,气味恶臭难闻。因此,有些比丘就来到男女林中修行,修无常观,修不净观。“诃梨”,梵文是harītaki,这是一个音译词,这个词有4个音节,音译了前两个音节,这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菴摩罗”,梵文āmalī,这也是音译词,这也是一种树木的名字。“鸡罗娑”,梵文是kailāsa,这是一座山的名字。“轮围”,梵文是cakravāḍa,也是山的名字。那这句偈颂的意思就是:什么是男女树林?什么是诃梨树林?什么是菴摩罗树林?为什么会有鸡罗娑山、轮围山和金刚山?
五、“尔时世尊,闻其所请大乘微妙诸佛之心最上法门,即告之言”
这里的诸佛之心的“心”,梵文是hṛdaya,是核心要义的意思,所以诸佛之心是指诸佛所说佛法的核心要义。那这句经文的意思就是:这时世尊听了大慧菩萨的提问,提这些问题是要请佛陀说大乘佛法的核心法义。
六、“灭及如意足,菩提分及道,禅定与无量,诸蕴及往来。”
佛陀继续说,你问:什么是苦集灭道“四谛”当中的灭和道?什么是道谛当中的如意足和菩提分?什么是禅定和无量?什么是五蕴身和往来?这里的“往来”是指声闻乘修行者,还要往来于欲界受生。《金刚经》中就说,声闻二果斯陀含就叫一往来,就是还要在欲界受生一次。声闻三果阿那含就叫不来,就是不再需要往来于欲界修行了,可以安住于色界或者无色界了,但是虽然可以不再欲界往来了,可还不是涅槃。
七、“乃至灭尽定,心生起言说,心意识无我,五法及自性。”
什么是入灭尽定?注意前一个偈颂讲往来,声闻三果可以不往来,可还不是涅槃。这里的入灭尽定,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就是声闻乘的涅槃。显然前面的几个问题都是有关声闻乘的问题。继续往下看经文,什么是生起心言说?什么是心、意和意识?这就是指阿赖耶识,这是阿赖耶识的三分法,还有阿赖耶识的八分法,就是八识。什么是无我?指的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这“二无我”。什么是五法?什么是自性?在这里的自性指的是三自性。大家还记得吧,佛陀三时教法体系是由四个基本道理支撑起来的,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梵汉经文:
kāmadhātau kathaṃ kena na vibuddho vadāhi me |
akaniṣṭhe kim arthaṃ tu vītarāgeṣu budhyase || 50 ||
【求譯】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
【菩譯】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
云何色究竟,離欲中得道?
【實譯】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離染得菩提?
【求译】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
【菩译】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
云何色究竟,离欲中得道?
【实译】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离染得菩提?
nirvṛte sugate ko ’sau śāsanaṃ dhārayiṣyati |
kiyat sthāyī bhavec chāstā kiyantaṃ sthāsyate nayaḥ || 51 ||
【求譯】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
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菩譯】如來般涅槃,何人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實譯】如來滅度後,誰當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求译】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正法几时住?
【菩译】如来般涅槃,何人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正法几时住?
【实译】如来灭度后,谁当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正法几时住?
siddhāntas te katividho dṛṣṭiś cāpi kathaṃ vidhā |
vinayo bhikṣubhāvaś ca kathaṃ kena vadāhi me || 52 ||
【求譯】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
毘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
【菩譯】如來立幾法?各見有幾種,
比尼及比丘?世尊爲我說。
【實譯】悉檀有幾種?諸見復有幾?
何故立毘尼,及以諸比丘?
【求译】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
毘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菩译】如来立几法?各见有几种,
比尼及比丘?世尊为我说。
【实译】悉檀有几种?诸见复有几?
何故立毘尼,及以诸比丘?
parāvṛttigataṃ kena nirābhāsagataṃ katham |
pratyekajinaputrāṇāṃ śrāvakāṇāṃ vadāhi me || 53 ||
【求譯】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
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
【菩譯】何因百變易?何因百寂靜,
聲聞辟支佛?世尊爲我說。
【實譯】一切諸佛子,獨覺及聲聞,
云何轉所依,云何得無相?
【求译】彼诸最胜子,缘觉及声闻,
何因百变易?云何百无受?
【菩译】何因百变易?何因百寂静,
声闻辟支佛?世尊为我说。
【实译】一切诸佛子,独觉及声闻,
云何转所依,云何得无相?
abhijñā laukikāḥ kena bhavel lokottarā katham |
cittaṃ hi bhūmayaḥ sapta kathaṃ kena vadāhi me || 54 ||
【求譯】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
云何爲七地?唯願爲演說。
【菩譯】何因世間通?何因出世通?
何因七地心?世尊爲我說。
【實譯】云何得世通?云何得出世?
復以何因緣,心住七地中?
【求译】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间?
云何为七地?唯愿为演说。
【菩译】何因世间通?何因出世通?
何因七地心?世尊为我说。
【实译】云何得世通?云何得出世?
复以何因缘,心住七地中?
saṃghas te syāt katividhaḥ saṃghabhedaḥ kathaṃ bhavet |
cikitsāśāstraṃ sattvānāṃ kathaṃ kena vadāhi me || 55 ||
【求譯】僧伽有幾種?云何爲壞僧?
云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
【菩譯】僧伽有幾種?何因爲破僧?
云何醫方論?世尊爲我說。
【實譯】僧伽有幾種?云何成破僧?
云何爲衆生,廣說醫方論?
【求译】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云何医方论?是复何因缘?
【菩译】僧伽有几种?何因为破僧?
云何医方论?世尊为我说。
【实译】僧伽有几种?云何成破僧?
云何为众生,广说医方论?
kāśyapaḥ krakuchandaś ca konāka munir apy aham |
bhāṣase jinaputrāṇāṃ vada kasmān mahāmune || 56 ||
【求譯】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
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菩譯】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常爲諸佛子,何故如是說?
【實譯】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
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求译】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菩译】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常为诸佛子,何故如是说?
【实译】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asatyātmakathā kena nityanāśakathā katham |
kasmāt tat tvaṃ na sarvatra cittamātraṃ prabhāṣase || 57 ||
【求譯】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
何不一切時,演說眞實義,
而復爲衆生,分別說心量?
【菩譯】何故說人我?何故說斷常?
何故不但說,唯有於一心?
【實譯】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
何不恒說實,一切唯是心?
【求译】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
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菩译】何故说人我?何故说断常?
何故不但说,唯有于一心?
【实译】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
何不恒说实,一切唯是心?
naranārīvanaṃ kena harītakyāmalīvanam |
kailāsaś cakravāḍaś ca vajrasaṃhananā katham || 58 ||
【求譯】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
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
【菩譯】何因男女林,呵梨阿摩勒,
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
【實譯】云何男女林,訶梨菴摩羅,
鷄羅娑輪圍,及以金剛山?
【求译】何因男女林,诃梨阿摩勒,
鸡罗及铁围,金刚等诸山?
【菩译】何因男女林,呵梨阿摩勒,
鸡罗及铁围,金刚等诸山,
【实译】云何男女林,诃梨庵摩罗,
鸡罗娑轮围,及以金刚山?
acalās tadantare vai ke nānāratnopaśobhitāḥ |
ṛṣigandharvasaṃkīrṇāḥ kathaṃ kena vadāhi me || 59 ||
【求譯】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菩譯】次及無量山,種種寶莊嚴;
仙樂人充滿?世尊爲我說。
【實譯】如是處中間,無量寶莊嚴,
仙人乾闥婆,一切皆充滿,
此皆何因緣?願尊爲我說。
【求译】无量宝庄严,仙闼婆充满?
【菩译】次及无量山,种种宝庄严;
仙乐人充满?世尊为我说。
【实译】如是处中间,无量宝庄严,
仙人乾闼婆,一切皆充满,
此皆何因缘?愿尊为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