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46/课后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目录
1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46
1.1
一、填空题
1.2
二、在线测试题
1.2.1
选择题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46
一、填空题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云何名佛子,及无影次第?”中的“佛子”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菩萨是佛陀的“法子”,故名“佛子”。
B、因为菩萨是发了菩提心,能够荷担如来家业,所以菩萨称为佛子
C、佛子荷担如来家业,就是永无止境地度化众生,而又实无众生得度。
D、称为是佛子的标准,就是发起真实菩提心,即便发起的是世俗谛菩提心,也可以称为菩萨。
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云何名佛子,及无影次第?”中的“无影”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ābhāsa就是“似显现”,可以翻译为“似相”。用比喻来说就是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那个似毛的影,这个影就是ābhāsa。
B、“无影”梵文是nirābhāsa,这个词就是ābhāsa加了一个否定的前缀nir。
C、ābhāsa加上否定前缀nir,nirābhāsa就是没有影,实叉难陀就译为“无影”,也可以译为“无似相”。
D、佛陀三时教法讲两重无相,就是“无外相”和“无似相”。证无外相,见道登初地;证无似相,七地登八地。
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云何名佛子,及无影次第?”中的“次第”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次第就是修行的次序和步骤。
B、比如破增益和补损减就是修行的两大次第。
C、从初发菩提心到成佛的三大次第:见道位之前的资粮位和加行位、见道位之后的从初地到七地、登八地到成佛。
D、次第只是方便说,证无似相登八地,就能领受其实从凡夫到成佛,根本无次第。
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云何刹土化,相及诸外道”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刹土”的梵文就是kṣetra,就是土地、国土的意思。
B、“化”的梵文是nirmāṇa,是化生、化现的意思,在这里指的就是佛陀在世界上的化身。
C、“相”的梵文是lakṣaṇa,在这里指的就是佛陀化身的身相,比如三十二相。
D、“外道”就是与佛陀思想观点不同,并不接受佛陀教化的学派及这些学派里的学者。
5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能解?云何禅境界?何故有三乘?”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解脱至何所”,修行解脱成佛了,就是从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去往了另一个美好的真实世界。
B、“谁缚谁能解”,学佛修行就是为解脱,可是佛陀说无我,那谁曾被捆绑,谁又在努力解脱呢?
C、“云何禅境界”,就是各种禅定的境界是什么?
D、“何故有三乘”,佛法为什么要有三乘?三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6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彼以何缘生?”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这是在问缘起。
B、缘起是佛法的标识,是佛法的logo,佛陀在印度有一个别名,就叫“说缘起者”。
C、佛法与非佛法的不共,就可以表达为缘起,不讲缘起,违背缘起,都不是佛法。
D、为什么要问缘起?因为世界是由缘生起的。
7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佛法的“缘起”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佛说缘起是为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是破增益,是“破”不是“立”。
B、缘起是佛陀破增益的手段、工具,这就是佛说缘起的真实法义之所在。
C、佛陀讲缘起,是要表达由“缘”和合,真的生起了事物。
D、佛陀是用缘起来破增益的。
8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佛说的三种缘起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在佛陀纵向教理体系这三套相对独立的名言系统里,佛陀建立了三套缘起来破增益。
B、初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是“十二缘起”,二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是“缘生缘起”,三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是“藏识缘起”。
C、依据《解深密经》三时判教,佛说的缘起只有三套,没有第四种缘起。
D、佛说“十二缘起”、“缘生缘起”、“藏识缘起”就能涵盖佛说的一切缘起。
9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不能如实解,流转于三有。”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在因缘和合当中,傻瓜们才会妄想、分别真有事物产生了。
B、佛陀在这里,把对缘起的理解的重要性提得很高,不能如实理解缘起,就会生生死死地轮回。
C、依据这一句偈颂,只要认为因缘和合有事物产生了,即便你认为这个事物是无自性的,这就是愚夫、傻瓜的观点,就是错解缘起,就会导致生死轮回。
D、这句经文对当今佛教界应该是极其震撼的,是颠覆性的。
10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理解初时教法的“十二缘起”?
A、佛说十二缘起,是在讲一环扣一环的缘起的生命链条,可以解读成缘缘相生的相似相续。
B、佛说十二缘起,是在破除凡夫在生命轮回中,增益上去的恒常不变的精神主体“我”。
C、佛说十二缘起,是在解构,是在破增益。
D、佛说十二缘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破这个“我”的增益,讲“人无我”的道理,讲轮回无我。
11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理解二时教法的缘起“缘生缘起”?
A、四重二谛中前两重二谛只是接引众生的前行法,还未正式进入佛法。如果只是把前两重二谛就当作是佛法的“缘起法”来讲授,那就是不折不扣地讲相似佛法。
B、四重二谛中前两重二谛,佛陀随顺众生,讲“缘生性空”。
C、四重二谛中后两重二谛,才是讲“缘生缘起”,就是在解构无明凡夫误以为凡夫境界真有事物存在的这个错误认识。
D、佛说缘生缘起是破“人我”和“法我”的增益,讲人法二无我的道理,讲诸法无生,从而引导众生证悟空性。
12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何正确理解三时教法的“藏识缘起”?
A、立足于圣者境界,安立阿赖耶识,构建眼翳执毛模型,清晰表述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现行,不是现出了心外的事物,只是显现出了心外没有事物,而非要误以为心外有事物的错觉,这就是“藏识缘起”。
B、“藏识缘起”并不是要讲依藏识而真的缘起出了心外世界,而是恰恰相反,是在解构凡夫心外误以为的存在的事物,讲唯识无境。
C、“藏识缘起”解决了二时教法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凡夫境界不存在,但为什么在凡夫的感知中,心外事物却存在得那么真实。
D、藏识缘起,由“缘”真的生起的只能是“没有心外事物生起而误以为有心外事物的错觉”。
13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缘起无生”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以为缘起就是“因缘和合而有事物生起”,这是对缘起的最根本的误读。
B、佛说缘生是说无生,佛说缘起是为解构。
C、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缘起,那就是这四个字——“缘起无生”。
D、“缘起无生”,故世间根本没有生和灭。
14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以下对经文“何作何能作”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A、何作的“作”,指所作,还有能作。
B、能作与所作,梵文是kāraṇa和kārya,其实这两个梵文词更直接的翻译是因和果。
C、这句经文就是在问“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D、正因为世间有能作和所作,所以就有世俗因果。
分类
:
楞伽经辅导
楞伽经自测
楞伽经自测初级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特殊页面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引用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