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八正道图表: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 第2行: | 第2行: | ||
{| class="wikitable"style="text-align:center; | {| class="wikitable"style="text-align:center; | ||
|+style="color:#ffffff;background-color:#006cd9;"| | |+style="color:#ffffff;background-color:#006cd9;"| | ||
|三学 | |||
| colspan="2" |八正道 | |||
|- | |- | ||
| rowspan="4" |慧 | |||
|正见 | |正见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
| 第16行: | 第16行: | ||
|出世间正思维:为圆满佛道的一切思维、心思、考虑、思虑和思想等。 | |出世间正思维:为圆满佛道的一切思维、心思、考虑、思虑和思想等。 | ||
|- | |- | ||
| rowspan="5" |戒 | |||
|正语 | |正语 | ||
|不妄语 不说人坏话 不出口伤人 不讲闲语 | |不妄语 不说人坏话 不出口伤人 不讲闲语 | ||
| 第30行: | 第30行: | ||
|在家邪命:贩卖武器、牲口、肉、酒、毒品,还包括军人、渔夫和猎人。 | |在家邪命:贩卖武器、牲口、肉、酒、毒品,还包括军人、渔夫和猎人。 | ||
|- | |- | ||
| rowspan="19" |定 | |||
| rowspan="5" |正精进 | | rowspan="5" |正精进 | ||
|四正勤:勤防护、勤断除、勤培养、勤保持。 | |四正勤:勤防护、勤断除、勤培养、勤保持。 | ||
| 第74行: | 第74行: | ||
<noinclude>[[Category:净名学修纲要]]</noinclude> | <noinclude> | ||
[[Category:净名学修纲要]] | |||
</noinclude> | |||
2021年1月26日 (二) 09:56的版本
| 三学 | 八正道 | |
| 慧 | 正见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 正思维 | 住世间正思维、出世间正思维 | |
| 住世间正思维:离情欲的思维 无恶意的思维 无陷害的思维。 | ||
| 出世间正思维:为圆满佛道的一切思维、心思、考虑、思虑和思想等。 | ||
| 戒 | 正语 | 不妄语 不说人坏话 不出口伤人 不讲闲语 |
| 正业 |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 |
| 正命 | 断除邪命,依正命过活 | |
| 邪命 出家邪命:诡诈、空谈、现象、以利求利。 | ||
| 在家邪命:贩卖武器、牲口、肉、酒、毒品,还包括军人、渔夫和猎人。 | ||
| 定 | 正精进 | 四正勤:勤防护、勤断除、勤培养、勤保持。 |
| 勤防护:提防尚未生起的恶、不善法,使它等不得生起。 | ||
| 勤断除:断除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使它等断除。 | ||
| 勤培养:培养尚未生起的善法,使它等生起。 | ||
| 勤保持:保持已经生起的善法,不让它等消失,进而使它等增长成熟。 | ||
| 正念 | 四念处 | |
| 身念处:观身不净 观照着身,清楚地觉照着,调伏对世间的贪。(出入息观、不净观、白骨观、坟地观) | ||
| 受念处:观受是苦 观照着受,清楚地觉照着,调伏对世间的贪。 | ||
| 心念处:观心无常 观照着心,清楚地觉照着,调伏对世间的贪。 | ||
| 法念处:观法无我 观照着法,清楚地觉照着,调伏对世间的贪。 | ||
| 正定 | 正定:四禅定 | |
| 禅是梵文dhyāna 的音译“禅那”的简称。 | ||
| 禅定的意思是静虑: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 | ||
| 四正勤是修习禅定的基础;四念处是禅定专注的对象。 | ||
| 色界禅定的四果: | ||
| 初禅定:心离开了一切情欲和不善法。 | ||
| 二禅定:净心于一处,止息了思维。 | ||
| 三禅定:舍弃了由定生起的欢喜与快乐。 | ||
| 四禅定:断除了感受(好感与恶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