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07/课后自测:修订间差异
< 楞伽经导读007
小 导入1个版本  | 
				楞伽经教材>Admin  | 
				||
| 第1行: | 第1行: | ||
'''  |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07'''=  | ||
'''一、填空题'''  | =='''一、填空题'''==  | ||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得到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得到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 ||
| 第19行: | 第19行: | ||
<hr class="">  | <hr class="">  | ||
'''二、在线测试题'''  | == '''二、在线测试题''' ==  | ||
=== '''选择题 '''===  | |||
'''  | <hr class="">  | ||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 |||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 ||
| 第152行: | 第153行: | ||
-精神活动  | -精神活动  | ||
-圣者境界的心  | -圣者境界的心  | ||
</quiz>  | |||
<hr class="">  | |||
==='''判断题'''===  | |||
<hr class="">  | |||
'''判断题 每题1分;'''  | |||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 |||
<quiz display=simple >  | |||
{楞伽经课程里面说,佛经里的“心”,一般对应两个梵文词,一个是citta, 一个是attic。  | {楞伽经课程里面说,佛经里的“心”,一般对应两个梵文词,一个是citta, 一个是attic。  | ||
| 第267行: | 第279行: |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 ||
[[Category:楞伽经自测初级]]  | [[Category:楞伽经自测初级]]  | ||
2020年11月30日 (一) 00:32的版本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007
一、填空题
1、净名精舍依止《解深密经》中,由胜义生菩萨说,但得到了佛陀印可的纵向判教,分别是( )、( )、( )。
2、三时教法的纲领当中的三自性,指的是( )、( )、( )。
3、“境界自心( )”,就是凡夫所感知到的种种事物,无非是凡夫心的显现而已。境界既然是凡夫心的显现,就说明它们不是心外的某种真实的存在。
4、佛陀说法主要是两件事。破增益和补损减,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是重头戏。
5、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citta这个梵文词一般表示(); hṛdaya它的本意是心脏,引申义是指一种理论的()。请用导读课的词汇回答。
6、佛经汉语的“心”字,梵文词,一个是citta,一个是hṛdaya。《楞伽经》的这个经文“境界自心现”,这个“心”对应的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心”对应的就是()。请用梵文词回答(ṛ可以用r代替)。
7、佛陀有一次在楞伽城要说法了,到会的有出家的比丘,还有很多在家的大菩萨,大菩萨都通达了(),(),(),(),()。他们都善知()这个法义。请用导读课中的概念回答。
二、在线测试题
选择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判断题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