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75/内容提要: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Admin留言 | 贡献
 
第39行: 第39行:


=== 六、“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 ===
=== 六、“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 ===
佛陀说,大慧呀,法性佛承办远离心自性相,而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远离心自性相”就是远离自心所现分别相,这就是破增益。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这是亲证,就是亲证圣者真实境界,这就是补损减。大家一定要十分清楚,佛法只讲两件事儿——破增益和补损减,这是佛法横向教理体系的判教。《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是佛法的纵向教理体系的判教。
佛陀说,大慧呀,法性佛成办远离心自性相,而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远离心自性相”就是远离自心所现分别相,这就是破增益。建立自内证圣智所行,这是亲证,就是亲证圣者真实境界,这就是补损减。大家一定要十分清楚,佛法只讲两件事儿——破增益和补损减,这是佛法横向教理体系的判教。《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是佛法的纵向教理体系的判教。


报佛和化佛,也就是等流佛,为度众生而建立佛法的言说相。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报佛和化佛“等流”而宣说佛法。而法佛是无言之教,不说而说,梵文表达为karoti,我前面勉强地译为“承办”。
报佛和化佛,也就是等流佛,为度众生而建立佛法的言说相。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报佛和化佛“等流”而宣说佛法。而法佛是无言之教,不说而说,梵文表达为karoti,我前面勉强地译为“成办”。


=== 七、“大慧,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界、处、法及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 ===
=== 七、“大慧,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界、处、法及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