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三阶段特征:修订间差异

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五位三阶段特征=
=五位三阶段特征=
=={{JM:大乘修行五位二分法图表|五位二分法}}==
♦ 五位的二分法,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区分凡夫与圣者,区分凡圣的作用。凡夫与圣者的重要差别就是凡夫分别,圣者无分别。
♦ 五位的二分法,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区分凡夫与圣者,区分凡圣的作用。凡夫与圣者的重要差别就是凡夫分别,圣者无分别。


第30行: 第31行:
* 八地以上的菩萨修行就是亲证真如,《楞伽经》中叫做攀缘真如。
* 八地以上的菩萨修行就是亲证真如,《楞伽经》中叫做攀缘真如。


=总结=
==总结==
♦ 五位三阶段特征总结
♦ 五位三阶段特征总结
* 第一阶段见道前,既有ābhāsa的显现,又有nimitta的分别,修行就是“了境心现,证无外相”,而见道登初地。
* 第一阶段见道前,既有ābhāsa的显现,又有nimitta的分别,修行就是“了境心现,证无外相”,而见道登初地。
第40行: 第41行:
* 无似相——无ābhāsa,而由七地登八地。
* 无似相——无ābhāsa,而由七地登八地。


=参考:五位三分法图表=
==参考:五位三分法图表==
{{JM:五位三分法(三大阿僧祇劫)}}
{{JM:五位三分法(三大阿僧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