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法义精华普通版001-010: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导入1个版本
留言 | 贡献
文本替换 - 替换“叫做”为“叫作”
第7行: 第7行:
==判教==
==判教==


对佛陀整个教法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分类叫做判教。
对佛陀整个教法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分类叫作判教。


依照《解深密经》中的判教,佛陀的整个教理体系,可分成三套名言系统:初时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初时教法是小乘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大乘教法。
依照《解深密经》中的判教,佛陀的整个教理体系,可分成三套名言系统:初时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初时教法是小乘教法,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是大乘教法。
第182行: 第182行:
《楞伽经》是佛陀三时教法的经典,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
《楞伽经》是佛陀三时教法的经典,是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向凡夫说法。


“境界自心现”中的“心”,既表示凡夫心,也表示圣者心。圣者心的表达,只能立足于圣者境界,叫做“智”。因此对圣者心的立足点,很好理解。
“境界自心现”中的“心”,既表示凡夫心,也表示圣者心。圣者心的表达,只能立足于圣者境界,叫作“智”。因此对圣者心的立足点,很好理解。


当“心”指凡夫心的时候,佛陀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说的凡夫心。《楞伽经》当中所指的凡夫心,不是我们凡夫自己能感知到的“心”的活动。圣者境界只有圣者能见、能证,不是凡夫依靠凡夫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所以即使叫凡夫心,也只有圣者才能见。
当“心”指凡夫心的时候,佛陀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说的凡夫心。《楞伽经》当中所指的凡夫心,不是我们凡夫自己能感知到的“心”的活动。圣者境界只有圣者能见、能证,不是凡夫依靠凡夫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所以即使叫凡夫心,也只有圣者才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