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22行: | 第22行: | ||
♦什么是“去掉vi”?vi是表示“分离”的意思。去掉vi就是从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转变成能所不分离的认知模式;就是从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当做眼睛之外的真实的毛的这种状态,转变为知道:“它不过是影,根本、压根就没有毛。”这就是“转识成智”。 | ♦什么是“去掉vi”?vi是表示“分离”的意思。去掉vi就是从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转变成能所不分离的认知模式;就是从把生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当做眼睛之外的真实的毛的这种状态,转变为知道:“它不过是影,根本、压根就没有毛。”这就是“转识成智”。 | ||
♦'''“转识成智”就是“转染成净”''',所以三时教法的修行,就是用清净种子替换杂染种子。 | |||
* 真正的替换要从见道位之后,从初地到七地菩萨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替换,才是真正的转染成净,因为见道之后才无分别,因此见道之后才叫修道位。 | * 真正的替换要从见道位之后,从初地到七地菩萨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替换,才是真正的转染成净,因为见道之后才无分别,因此见道之后才叫修道位。 | ||
第31行: | 第31行: | ||
'''听闻了正法就要如理思维,就是要把佛陀的教法融入我们的心灵,认真思考,认真体悟,去信受“唯识无境”的道理,信受“了境心现”的道理,这就是凡夫资粮位的“转染成净”。''' | '''听闻了正法就要如理思维,就是要把佛陀的教法融入我们的心灵,认真思考,认真体悟,去信受“唯识无境”的道理,信受“了境心现”的道理,这就是凡夫资粮位的“转染成净”。''' | ||
==参考:转识成智、转凡成圣== | |||
{{JM:大乘修行五位二分法图表}} | |||
==相关经文解析== | ==相关经文解析== | ||
第44行: | 第47行: | ||
* 不起分别,远离分别,要从凡夫的分别转变为圣者的无分别,这就是“转识成智” | * 不起分别,远离分别,要从凡夫的分别转变为圣者的无分别,这就是“转识成智” | ||
<noinclude> |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
</no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