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92/课后自测: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Admin留言 | 贡献
 
第99行: 第99行:


<quiz display=simple >
<quiz display=simple >
11.[判断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我们知道了,佛教的大修行就是“不能听佛法,要先实修”,只有在实修中才能悟出佛陀宣讲的甚深法义。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我们知道了,佛教的大修行就是“不能听佛法,要先实修”,只有在实修中才能悟出佛陀宣讲的甚深法义。
|type="()" coef="1"}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佛法确实是修的,但前提是要听佛说法,只有在佛陀教法的指导下,才可能是真实的佛法的修行,要解行并重。
||佛法确实是修的,但前提是要听佛说法,只有在佛陀教法的指导下,才可能是真实的佛法的修行,要解行并重。


12.[判断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识不起,众缘无积”,这八个字很重要。意思是诸识并未生起事物,众缘并未积集出事物,就是缘起无生。理解了这八个字,就理解了佛陀正法,否则就会堕入相似法,甚至是外道见。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识不起,众缘无积”,这八个字很重要。意思是诸识并未生起事物,众缘并未积集出事物,就是缘起无生。理解了这八个字,就理解了佛陀正法,否则就会堕入相似法,甚至是外道见。
|type="()" coef="1"}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诸识不起,众缘无积”,这八个字很重要。理解了这八个字,就理解了佛陀正法,否则就会堕入相似法,甚至是外道见。
||“诸识不起,众缘无积”,这八个字很重要。理解了这八个字,就理解了佛陀正法,否则就会堕入相似法,甚至是外道见。


13.[判断题]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证无生法忍,登菩萨第八地,那就超越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名言境界,从依止杂染转为依止清净,获得“意生身”。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证无生法忍,登菩萨第八地,那就超越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名言境界,从依止杂染转为依止清净,获得“意生身”。
|type="()" coef="1"}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