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61/课后自测: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72行: | 第72行: | ||
+C、了知凡夫境界根本就没有过法的产生——无生,当然就不会有断和有灭,才能不落入“破坏断灭论”。 | +C、了知凡夫境界根本就没有过法的产生——无生,当然就不会有断和有灭,才能不落入“破坏断灭论”。 | ||
-D、了知凡夫境界一切法有断、有灭。也就是凡夫境界的一切法,原来存在,后来还会变为不存在,这个断和灭是可能的,才能不落入“破坏断灭论”。 | -D、了知凡夫境界一切法有断、有灭。也就是凡夫境界的一切法,原来存在,后来还会变为不存在,这个断和灭是可能的,才能不落入“破坏断灭论”。 | ||
|| | ||如何才能不落入这种破坏断灭论呢?只有无生。凡夫境界的一切事物压根儿无生,无生就无灭,这是佛陀的见解。前面讲,灭妄想三有苦和灭无知爱业缘,不是原本有妄想三有苦和无知爱业缘,后来将妄想三有苦和无知爱业缘消灭了,而是了知妄想三有苦和无知爱业缘,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而名为“灭”,这是佛陀的见解。《金刚经》第27段经文,鸠摩罗什译本中有“于法不说断灭相”;玄奘法师译为“终不施设少法若坏若断”。这里鸠摩罗什译的“断”和“灭”,玄奘法师译的“断”和“坏”,对应的梵文就是这里的uccheda和vināśa。《金刚经》的这句经文意思是,佛法绝不宣说凡夫境界一切法还会有断、有灭。也就是凡夫境界的一切法,原来存在,后来还会变为不存在,这个断和灭不可能,因为凡夫境界根本就没有过法的产生——无生,当然就不会有断和有灭。请大家回顾一下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的第60讲,《金刚经》的这句经文的法义,与这句《楞伽经》经文的法义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 ||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落入“破坏断灭论”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下列对落入“破坏断灭论”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