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38/内容提要:修订间差异
初始化>Admin 038 |
小 Admin移动页面JC:楞伽经导读038/内容提要至楞伽经导读038/内容提要,不留重定向 |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 第1行: | 第1行: | ||
'''《楞伽经》导读038''' | '''《楞伽经》导读038''' | ||
1-04-06法与非法差别之相 | |||
== 内容提要 == | |||
=== 一、“如是一切皆是分别,不能了知阿赖耶识无差别相,如毛轮住非净智境。” === | |||
法与非法、有体无体、是实非实,这一切是分别的结果。兔与兔角、自相与共相,都以心外境界是真实存在这个'''虚妄分别为前提'''。 | |||
*安立法与非法,是不知道阿赖耶识显现之相是无差别。 | |||
为什么相无差别?因为阿赖耶识种子现行,并未真实现行出心外之相,心外之相是不存在的,是无相,无相就无差别,因为相都不存在,哪里还会有相的差别? | |||
*安立法与非法,是住于毛轮自性的丧失智慧的不净境界。 | |||
什么是毛轮?就是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毛的影,误执为的那个心外的毛。住于毛轮自性就是认为心外毛真实存在。因此是凡夫的杂染的识的境界,不是圣者智的境界。 | |||
=== 二、“楞伽王,汝岂不见瓶等无常败坏之法,凡夫于中妄生分别?……” === | |||
这里的瓶指的是古代的瓦罐。你难道没有看到瓦罐等易碎性事物的毁坏吗?这都是凡夫分别境界的差别之相。 | |||
*差别之相是什么? | |||
♦ 第一,瓦罐先前在凡夫境界中存在,就表达为有。 | |||
♦ 第二,后来瓦罐破碎了,在凡夫境界中从“存在”变为了“不存在”,表达为“非有”,汉译通常译作“无”。差别之相的“差别”,就是先有后无的“有”与“无”的差别。 | |||
*“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法就是先前在凡夫境界中存在的瓦罐,就是有;非法就是在凡夫境界先前存在,后来变为不存在的瓦罐,就是无。“有”是法,“无”是非法,这就是在凡夫境界存在着的事物与消亡了的这个事物,这两者落于法与非法的差别范畴。 | |||
*“此是凡夫之所分别,非证智见”,这都是凡夫的虚妄分别所生起的见解,不是以圣者智慧境界见到的。 | |||
为什么?凡夫以为先前存在过瓦罐,而圣者认为瓦罐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存在过的只是没有瓦罐,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心外有瓦罐存在的错觉。所以先前存在过瓦罐,这个有,这个法,就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圣者绝不会这样认为。 | |||
更重要的是在圣者看来根本就没有存在过的瓦罐,凡夫居然认为它后来碎了,它后来坏灭了。压根就没有存在过的东西,怎么会坏灭呢?这是错觉上的错觉。因此,认为曾经存在的瓦罐后来变为不存在,这个无,这个非法,更是凡夫的虚妄分别。大家要知道,'''佛陀、圣者要否定的,就是凡夫认为瓦罐曾经存在过的这个错觉前提'''。 | |||
*“凡夫堕在种种相中,非诸证者”,这里的“相”,梵文是lakṣaṇa,这个词和nimitta是近义词,表示的都是外相,就是以为心外有事物存在的相。以上认为“有”是法,“无”是非法,这是凡夫堕在外相之中的结果,圣者不这样看。 | |||
=== 三、“外法如是,内法亦然。谓无明为缘,生蕴、界、处一切诸法,于三界中受诸趣生,有苦乐、好丑、语默、行止各各差别。……” === | |||
凡夫心外事物是这样,心内也是这样。凡夫心中一念无明,生出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一切事物,凡夫还认为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中轮回受生,其中有苦乐、好丑、言语沉默、行动停止等等种种差别。这里凡夫认为的差别的一切事物是法,引生这一切事物的凡夫心中的无明是非法。 | |||
*“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由同一相的识执取外境,凡夫就看到了生起的上中下的生命状态,生起了染净、善恶的行为活动。这里种种差别的生命状态、行为活动是法,同一相的识是非法。 | |||
佛陀要告诉我们,凡夫见到心外的差异性的世界,总是要寻找到一个同一性的东西,作为差异性世界产生的原因,这是凡夫心中根深蒂固的心结,以至于整个世界是由一个神创造的,这样的理论千百年来在人类文明体系中,都占据着相当显赫的位置。这就是对佛陀这段教法的明证。 | |||
=== 四、“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 === | |||
佛陀说,楞伽王,不仅像上面讲的这些凡夫境界的事物有差别,即使是见道后的修行位的修行者在观行时,他的自智所证境界也还有差别,这是在说初地到七地的修行。 | |||
初地到七地,地与地之间是有差别的,因为往昔作为凡夫熏习的杂染种子还在。转染成净之后,从七地登八地的重要特征,就是彻底泯灭差别。佛陀说,初地到七地都难免差别,更何况凡夫境界的法与非法怎么会没有分别的差异性呢?肯定有差异。 | |||
== 梵汉经文 == | |||
{{L2:1-4/008梵}} | |||
{{L2:1-4/008繁}} | |||
{{L2:1-4/008简}} | |||
{{L2:1-4/009梵}} | |||
{{L2:1-4/009繁}} | |||
{{L2:1-4/009简}} |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