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习与现行: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75行: | 第75行: | ||
怎么种下的这颗种子?这就是杂染种子。就是把似毛的影误执为眼外的毛,并给毛起名字叫“毛”;就是这个错误认识,就是这个虚妄分别,就是这个kṛ,在当初熏习下了种子,因此这颗种子在现行的时候,就是对当初熏习这个种子的kṛ的一次展现与强化。 | 怎么种下的这颗种子?这就是杂染种子。就是把似毛的影误执为眼外的毛,并给毛起名字叫“毛”;就是这个错误认识,就是这个虚妄分别,就是这个kṛ,在当初熏习下了种子,因此这颗种子在现行的时候,就是对当初熏习这个种子的kṛ的一次展现与强化。 | ||
[[文件:种子熏现模型图.png|居中|缩略图]] | |||
这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的现行——显现与分别。 | 这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的现行——显现与分别。 | ||
第82行: | 第83行: | ||
* 前六识就是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时候的分别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前六识就是阿赖耶识,并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有六个识。“藏识大海,转识浪起”的比喻,海浪就是大海,海浪是大海的一个表现形态,这一点非常重要。 | * 前六识就是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时候的分别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前六识就是阿赖耶识,并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有六个识。“藏识大海,转识浪起”的比喻,海浪就是大海,海浪是大海的一个表现形态,这一点非常重要。 | ||
===三时教法里的六识不同于二时教法的六识=== | |||
♦ 在三时教法体系里边,只有一个识——阿赖耶识,前六识不过是阿赖耶识种子现行的时候生起的分别功能的表现,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还有这六个识。 | ♦ 在三时教法体系里边,只有一个识——阿赖耶识,前六识不过是阿赖耶识种子现行的时候生起的分别功能的表现,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还有这六个识。 | ||
第88行: | 第90行: | ||
* 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说法,六识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时候的分别功能,因此这六识不是当下凡夫觉知的凡夫心,而是圣者才能见的凡夫心。在三时教法中的六识,不属于凡夫境界。 | * 三时教法佛陀立足于圣者境界说法,六识是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时候的分别功能,因此这六识不是当下凡夫觉知的凡夫心,而是圣者才能见的凡夫心。在三时教法中的六识,不属于凡夫境界。 | ||
==参考:种子的现行略讲图表== | |||
{{JM:种子的现行略讲图表}} | |||
<noinclude> |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Category:三时教法法义精华]] | ||
</no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