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30/内容提要: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Admin留言 | 贡献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 '''内容提要''' ==
== '''内容提要''' ==


=== 一、samādhi与dhyāna ===
=== 一、[[samādhi]]与dhyāna ===


“善修三昧三摩钵底”,三昧的梵文是samādhi。这个词是三个音节,三昧就是前两个音节samā的音译。如果三个音节都音译,在佛教译得最多的就是“三摩地”。samādhi意译就是修行入定的定。
“善修三昧三摩钵底”,三昧的梵文是samādhi。这个词是三个音节,三昧就是前两个音节samā的音译。如果三个音节都音译,在佛教译得最多的就是“三摩地”。samādhi意译就是修行入定的定。
第40行: 第40行:
=== 六、性空和空性法义不同 ===
=== 六、性空和空性法义不同 ===


“于性空中乱想分别”,这个性空梵文原本是śūnyatā,实际上是空性,不是性空。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性空与空性的用法是混乱的,很多学者分不清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在《金刚经导读》课程当中有一讲,专门讲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大家可以去听一听。
“于性空中乱想分别”,'''这个性空梵文原本是[[śūnyatā]],实际上是空性''',不是性空。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性空与空性的用法是混乱的,很多学者分不清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在《金刚经导读》课程当中有一讲,专门讲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大家可以去听一听。


什么是“空性”?凡夫境界是以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为其基本特征,比如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可凡夫非把这影误执为心外的毛,这个毛其实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这个毛的基本特征就是空性,这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就叫做“法无我”。
什么是“空性”?凡夫境界是以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为其基本特征,比如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可凡夫非把这影误执为心外的毛,这个毛其实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这个毛的基本特征就是空性,这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就叫做“法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