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13/课后自测:修订间差异

Admi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留言 | 贡献
文本替换 - 替换“叫作”为“叫做”
 
(未显示2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65行: 第65行:
-D、《楞伽经》说的内容是凡夫境界。
-D、《楞伽经》说的内容是凡夫境界。
||《楞伽经》是立足圣者境界给凡夫说法的经。
||《楞伽经》是立足圣者境界给凡夫说法的经。


{ 当「境界自心现」中的“境界”是指圣者心的行处时,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法义?
{ 当「境界自心现」中的“境界”是指圣者心的行处时,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法义?
|type="[]" coef="2"}
|type="[]" coef="2"}
+A、圣者心的行处指佛陀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A、圣者心的行处指佛陀亲证的真正的真实性。
-B、
圣者心显现了凡夫境界。
-B、圣者心显现了凡夫境界。
+C、圣者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并没有离开圣者心,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表达为“境界自心现”。
+C、圣者证悟的真正的真实性,并没有离开圣者心,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表达为“境界自心现”。
+D、圣者心是指能见、能证“真如”的心。
+D、圣者心是指能见、能证“真如”的心。
第81行: 第80行:
+D、此观点不正确。因为“圣智”的修饰语是“自所得”,但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智慧来自上帝,所以这个“圣智”,指的应该是上帝的智慧。
+D、此观点不正确。因为“圣智”的修饰语是“自所得”,但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智慧来自上帝,所以这个“圣智”,指的应该是上帝的智慧。


{ 「见道位之前的修行者是凡夫;见道位之后,从初地菩萨到证道位的成佛,这个阶段的修行者就叫作圣者。」选出对此理解正确的观点。
{ 「见道位之前的修行者是凡夫;见道位之后,从初地菩萨到证道位的成佛,这个阶段的修行者就叫做圣者。」选出对此理解正确的观点。
|type="[]" coef="2"}
|type="[]" coef="2"}
+A、见道位是从凡夫到成佛的必经阶段。
+A、见道位是从凡夫到成佛的必经阶段。
第131行: 第130行:


</quiz>
</quiz>
<comments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Category:楞伽经自测初级]]
[[Category:楞伽经自测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