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导读029/内容提要: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8行: | 第18行: | ||
==='''三、“亦不应著王位自在,亦不应住六定等中”'''=== | ==='''三、“亦不应著王位自在,亦不应住六定等中”'''=== | ||
提醒罗婆那王不应沉湎于自己的王位。推而广之,不仅不应贪著政治上的权威,其他的种种名闻利养也都不应该迷恋。 | |||
“定”字梵文是dhyāna,古音译禅那,简称禅;也译作禅定,就是音译加意译,简称定;也译作静虑,安静的“思虑”;也译作“一心”,就是把念头系于一处;现在英语翻译为 meditation。 | “定”字梵文是dhyāna,古音译禅那,简称禅;也译作禅定,就是音译加意译,简称定;也译作静虑,安静的“思虑”;也译作“一心”,就是把念头系于一处;现在英语翻译为 meditation。 | ||
第30行: | 第30行: | ||
《楞伽经》把佛法的禅法分为了四种: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和如来清净禅。愚夫所行禅是声闻缘觉的禅法,观察义相禅和攀缘真如禅,是基于三时教法的教理而建立的菩萨修行的禅法。所以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修行者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经历的修行阶段。对于资粮位的修行者来说,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就是修行,而且是最重要的修行。 | 《楞伽经》把佛法的禅法分为了四种: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和如来清净禅。愚夫所行禅是声闻缘觉的禅法,观察义相禅和攀缘真如禅,是基于三时教法的教理而建立的菩萨修行的禅法。所以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修行者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经历的修行阶段。对于资粮位的修行者来说,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就是修行,而且是最重要的修行。 | ||
==''' | =='''经文部分'''== | ||
{{L2:1-3/014梵}} | |||
{{L2:1-3/014繁}} | |||
{{L2:1-3/014简}} |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 [[Category:楞伽经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