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BK:瑜伽行派”︁的源代码
←
BK:瑜伽行派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BK
您没有权限编辑
BK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净名百科'''= 瑜伽行派是一支印度佛教宗派,是对佛陀的三时教法进行梳理的学术体系,中国人称其唯识。无著、世亲和弥勒是传承佛陀三时教法瑜伽行派,也就是唯识学的祖师。无著与世亲之后,陈那和法称发展因明学来解释瑜伽行派思想。玄奘去印度留学时,那烂陀寺是研究唯识学的中心,玄奘师从戒贤学习唯识。菩提留支和真谛最早将瑜伽行派传到中国。慈恩宗吸收旧有瑜伽行派,成为中国唯识学正宗,但因会昌毁佛衰落。藏传佛教主要承袭安慧瑜伽行派,安慧核心论书未传中国,但保存在西藏。瑜伽行派主要典籍有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三自性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瑜伽师地论、唯识等。瑜伽行派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掌握这四个道理就是学懂瑜伽行派。只有瑜伽行派讲藏识,即阿赖耶识,是圣者才能见的凡夫心,不是凡夫当下的觉知状态。在印度,瑜伽泛指一切的修行,就是与自己所信奉的神相应,瑜伽行派修行的目的是与真如相应。瑜伽行派讲识只有一个,即藏识,除了藏识之外的所谓识的名言安立,都是在表达藏识的某种表现形态,而不是独立于藏识之外又有其他的什么识。识只有一个! ==参见== ==注释== [[Category:语料]] [[Category:净名百科]] [[Category:百科词条]]
返回
BK:瑜伽行派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BK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特殊页面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