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楞伽经导读102/课后自测”︁的源代码
←
楞伽经导读102/课后自测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楞伽经导读》测试题102= =='''一、填空题'''== == '''二、在线测试题''' == === '''选择题 '''=== <hr class="">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多选(口字选项)每题2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quiz display=simple >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佛现身用手灌顶的加持力,是诸佛给谁的护持? |type="()" coef="2"} -A、发愿的凡夫位菩萨 -B、初地 -C、八地 +D、十地 ||佛陀说,十地菩萨坐在大莲花宫殿的宝座上,与其相称的菩萨们围绕着,头戴镶嵌着珍珠的宝冠。这时身如黄金、如瞻蔔花、如满月放大光明的十方世界的诸佛,舒展莲花般的手,为坐在莲花宫殿宝座上的十地菩萨灌顶。大家可以知道了,这第二种加持力,就是诸佛现身用手灌顶的加持力,是诸佛给予登十地的菩萨的护持。佛陀作了一个比喻,就像转轮王的太子继承王位时的灌顶。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 下面哪位当机菩萨是十地菩萨? |type="()" coef="2"} -A、须菩提 -B、楞伽王 +C、大慧菩萨 -D、大梵天 ||《楞伽经》中,代表众生向佛陀提问的当机菩萨是大慧菩萨。我们说大慧菩萨是十地菩萨,依据是什么呢?依据就是《楞伽经》开篇,第一品第1段经文中说,今天来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听佛说法的菩萨是被“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而大慧菩萨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并“为其上首”。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佛陀说,有两种菩萨们受到的诸佛护持的加持力,正是在这两种加持力的护持下,菩萨们才能顶礼佛足,请问法义。是哪两种加持力呢? |type="[]" coef="2"} +A、令菩萨们入定的加持力。 -B、令凡夫们入定的加持力。 +C、诸佛现身,用手灌顶的加持力。 -D、诸菩萨们现身,用手灌顶的加持力。 ||佛陀说,大慧啊,有两种菩萨们受到的诸佛护持的加持力,正是在这两种加持力的护持下,菩萨们才能顶礼佛足,请问法义。哪两种加持力呢?第一,令菩萨们入定的加持力;第二,诸佛现身,用手灌顶的加持力。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佛给予登初地的菩萨怎样的护持? |type="[]" coef="2"} +A、菩萨在初地受佛陀加持力的护持,进入名为“大乘光明”的菩萨定中。 +B、入定之后,住于十方世界的诸佛显现于前,给予身语的加持。 +C、诸佛给予登初地的菩萨的护持,就是令菩萨入定的加持力。 +D、举一个例子,就像在华严法会上的金刚藏菩萨和其他具有相同功德相的菩萨,所曾经受到的入定加持那样。 ||佛陀说,大慧啊,菩萨在初地受佛陀加持力的护持,进入名为“大乘光明”的菩萨定中。入定之后,住于十方世界的诸佛显现于前,给予身语的加持。大家可以知道了,这两种加持力的第一种,就是令菩萨入定的加持力,是诸佛给予登初地的菩萨的护持。佛陀举了一个例子,就像在华严法会上的金刚藏菩萨和其他具有相同功德相的菩萨,所曾经受到的入定加持那样。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诸佛给予菩萨两种加持力,菩萨们正是受到了诸佛的加持,才能够见佛,否则见不到佛。因此,真正见佛必需要哪两个条件? |type="[]" coef="2"} -A、把佛当神来拜 +B、要见道登地 +C、要有诸佛的加持 -D、读诵佛号 ||佛陀说,以上讲的就是诸佛给予菩萨的两种加持力。菩萨们正是受到了诸佛的加持,才能够见佛,否则见不到佛。因此,大家知道了,真正见佛:第一,要见道登地,也就是《楞伽经》第一品第3段经文中所言——“不起分别,是则能见”;第二,还要有诸佛的加持。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复次,大慧!诸菩萨摩诃萨入于三昧,现通,说法,如是一切皆由诸佛二种持力。大慧!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能说法者,则诸凡夫亦应能说。”,理解正确的是哪些? |type="[]" coef="2"} +A、菩萨们正是受到诸佛的两种加持,才能够入定、示现神通和说法。 -B、菩萨们如果没有诸佛的加持,也可能入定、示现神通和说法。 +C、如果菩萨们离佛加持,却依然还能说法,那凡夫也能展现出说法的无碍辩才。 -D、菩萨们离开佛的加持,也有可能说法。 ||佛陀说,大慧啊,菩萨们正是受到诸佛的两种加持,才能够入定、示现神通和说法。大慧啊,如果菩萨们离佛加持,却依然还能说法,那凡夫也能展现出说法的无碍辩才。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大慧!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如来至处,以佛持力尚演法音,况有心者?聋盲瘖哑离苦解脱。大慧!如来持力有如是等广大作用。”,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type="[]" coef="2"} +A、山、林、草、木、城市、宫殿和种种乐器,因如来的加持都会发出乐音。 +B、具有觉知的众生更在如来的加持力下。 +C、聋子、瞎子和哑巴,因如来的加持力,都会疗愈其缺陷而得解脱。 +D、如来加持力有殊胜大功德。 ||佛陀说,大慧啊,山、林、草、木、城市、宫殿和种种乐器,因如来的加持都会发出乐音,更何况具有觉知的众生?即便是聋子、瞎子和哑巴,因如来的加持力,都会疗愈其缺陷而得解脱。大慧啊,这就是如来加持力的殊胜大功德。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为什么如来要在菩萨初地给予入定加持?在殊胜的十地给予手灌其顶的加持呢? |type="[]" coef="2"} +A、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 +B、为令不堕声闻地故。 +C、为令速入如来地故。 +D、令所得法倍增长故。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何故如来以其持力,令诸菩萨入于三昧及殊胜地中手灌其顶?”佛言:“大慧!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为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令速入如来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长故。是故,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对经文“大慧!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为令不堕声闻地故,为令速入如来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长故。是故,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理解正确的有哪些? |type="[]" coef="2"} +A、为了让菩萨们远离魔、远离业和远离烦恼,诸佛以加持力护持菩萨。 +B、为了让菩萨们不堕入声闻禅地,诸佛以加持力护持菩萨。 +C、为了让菩萨们内自证如来地,诸佛以加持力护持菩萨。 +D、为了让菩萨们所得证量获得增长,诸佛以加持力护持菩萨。 ||就是为了让菩萨们远离魔、远离业和远离烦恼;就是为了让菩萨们不堕入声闻禅地,诸佛给予初地菩萨入定加持力。就是为了让菩萨们内自证如来地;就是为了让菩萨们所得证量获得增长,诸佛现身,给予十地菩萨手灌其顶的加持力。以此,诸佛以加持力护持菩萨。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如果菩萨不受到诸佛的护持将会如何? |type="[]" coef="2"} -A、不会退转,因为已经是发心菩萨。 +B、会退转而落于外道、声闻和魔境之中。 +C、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D、以较慢的速度证得无上菩提。 ||经文:“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萨便堕外道及以声闻魔境之中,则不能得无上菩提。是故,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佛陀说,大慧啊,如果菩萨不受到诸佛的护持,就会退转而落于外道、声闻和魔境之中,从而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因此,菩萨们必须有如来加持力的护持。 </quiz> <hr class=""> ==='''判断题'''=== <hr class="">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quiz display=simple > {初地菩萨得到三昧加持之后,以百千劫积集善根,渐次通达修道位的每一地的法相和针对这一法相的对治法,直至法云地。法云地就是菩萨修道位的第八地。 |type="()" coef="1"} -正确 +错误 ||佛陀说,大慧啊,初地菩萨得到三昧加持之后,以百千劫积集善根,渐次通达修道位的每一地的法相和针对这一法相的对治法,直至法云地。法云地就是菩萨修道位的第十地。 {菩萨的“上圣智三相”,其中就有,由诸佛自本愿力所加持,而生起“一切诸佛愿持相”。诸佛两种加持,就是对一切诸佛愿持相的进一步的讲解。 |type="()" coef="1"} +正确 -错误 ||在《楞伽经》第二品第10段经文中,讲菩萨的“上圣智三相”,其中就有,由诸佛自本愿力所加持,而生起“一切诸佛愿持相”。诸佛两种加持,就是对一切诸佛愿持相的进一步的讲解。 {大乘见道之后,从初地到成佛绝不可能退转,因此不是必须要诸佛的护持。 |type="()" coef="1"} -正确 +错误 ||大乘见道之后,从初地到六地还都有可能退转,就是有可能堕入声闻境界,因此需要诸佛的护持。 {佛这两种加持力不同于《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type="()" coef="1"} -正确 +错误 ||佛这两种加持力,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就是《楞伽经》第一品第4段经文中所说的“为诸如来之所摄受”。 {基于《楞伽经导读》课程内容,颂文“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中的“加持力”是诸佛给予圣位菩萨的护持。 |type="()" coef="1"} +正确 -错误 ||这时佛陀又用偈颂体再宣法义:以诸佛清净的弘愿而有加持力,从初地的三昧加持力到十地的灌顶加持力。大家注意,这两种加持力都是诸佛给予圣位菩萨的护持,而圣位菩萨的境界不是凡夫可以臆度的。因此,这段经文是佛陀用了我们凡夫可以理解的方式,来描述这两种加持力。 </quiz> [[Category:楞伽经辅导]] [[Category:楞伽经自测]] [[Category:楞伽经自测初级]]
返回
楞伽经导读102/课后自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特殊页面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