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楞伽经偈颂-13”︁的源代码
←
楞伽经偈颂-13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writer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MAIN
您没有权限编辑
页面
命名空间内的页面。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非异非不异,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nīle rakte ’tha lavaṇe śaṅkhe kṣīre ca śārkare | kaṣāyaiḥ phalapuṣpādyaiḥ kiraṇā yatha bhāskare || 101 || 【求译】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 【菩译】青赤盐珂乳,味及于石蜜;众华与果实,如日月光明。 【实译】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 na cānyena ca nānanyena taraṃgā hy udadher matāḥ <ref>N matā</ref> | vijñānāni tathā sapta cittena saha saṃyutāḥ || 102 || 【求译】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菩译】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实译】非异非不异,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 我们看到的心外的一切一切的事物,青色的、红色的、各种颜色,盐指的就是味道,这东西很咸。贝是海螺贝壳,鼓吹贝壳能产生声音。乳就是牛奶!石蜜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糖,还有花、有果,还有看见月亮、太阳的光明。这一切,你认为心外的靠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世界,其实就是升起浪和显现的你误以为的浪花的形态,就是那个“腾跃而转生”,其实生了吗?没生,是你误以为那个浪花是鱼,其实它只是像鱼,你误以为有个鱼其实没有。所以这里边告诉我们的就是,“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这些都是什么?都是因为境界的风,吹动着藏识的海,生起的诸识的浪,显现的形态,其实根本没离开识,就这意思。 这两个偈子要合起来看,也就是第100句跟101句,两个偈颂合起来看。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尝到的味道,以为心外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是你误以为有世界,这个风吹动着我们往昔阿赖耶识种子,而现行的识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而让你误以为是在心识之外有事物。所以归来归去还是我们曾经总结的那句话。 阿赖耶识种子现行,不是现出了青黄赤白、不是现出了甜、糖、什么蜜,不是现出了桌椅板凳、山河大地,不是现出了日月光明,而是现出了我们凡夫误以为心外有世界的错误认识。 ==非异非不异,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阿赖耶识就是藏识,比喻成大海,与前七识升起的浪,是非异非不异。“异”就是不一样,不是不一样,也不是不是不一样。你说他不一样吗?他就是阿赖耶识,你说完全就一样,那是大海上生起的浪,他还不能说就完全一样。所以“如海共波浪”,就是第八识于前七识。第八识比喻成海,前七识比喻成浪,这海跟浪非异非不异。
返回
楞伽经偈颂-13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特殊页面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