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二谛未入大乘门径/自测
来自楞伽经导读
<
第一组二谛未入大乘门径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一组二谛未入大乘门径
在线测试题
单选题(O字选项)每题2分
多选题(口字选项)每题2分
判断题 每题1分;
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正确为绿色,错误为红色,底部显示得分/总分
1
第一组二谛是如何描述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的?( )
A、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有自性的。
B、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性和独立存在性的。
C、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现象变化无常,但本质常一不变的。
D、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有独立存在性的。
2
前两重二谛把凡夫对凡夫境界的存在的常一不变性跟独立存在性解构了,概括为四个字:()。( )
A、“离言空性"
B、缘生性空
C、名言假有
D、假有唯名
3
大乘佛法如果在教理上只讲到前两重二谛——缘生性空,还没有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如果只讲到这里,与小乘法相比,还是没有显现出根本的不同。讲到这里,与小乘法相比的这个差异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
A、第一方面,解构模式的差异,小乘法是“缘生缘起”用来解构,在这里是用“十二缘起”来解构。
B、第一方面,解构模式的差异,小乘法是用“十二缘起”来解构,在这里是用“缘生缘起”来解构。
C、第二方面,是解构范围的差异,小乘法重在解构法我执,而在这里重在解构人我执。
D、第二方面,是解构范围的差异,小乘法重在解构人我执,而在这里不仅解构人我执,同时还要解构法我执。
4
如果能够理解后两重二谛,很好,说明具有大乘根性;如果暂时还理解不了后两重二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 )
A、第一,生起诽谤的心。
B、第一,当作一种暂时不能理解的文化知识来学习。
C、第二,生起忏悔的心。
D、第二,生起出离心。
5
第一组二谛告诉我们,我们凡夫境界上一切的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前两重二谛把我们凡夫对凡夫境界的存在的常一不变性跟独立存在性解构了,概括为四个字:缘起无生。( )
正确
错误
6
第三重二谛是入大乘佛法的真正门槛,四重二谛里最大的要害,最难的突破,是第三重二谛。( )
正确
错误
分类
:
金刚经精华自测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特殊页面
金刚经导读
精华·自测
楞伽经导读
同步辅导
净名学修纲要
日常课诵
推荐网站
弥勒道场
梵英在线字典
梵英在线字典(选择IAST方式)
梵佛研(含梵文输入法、梵汉离线词典)
友情链接
QA
训练营
教材编撰
GPT分词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引用此页